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【古尔邦节】
2020-12-02 龙马运势网 民族文化 
摘要:导语: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很多都是伊斯兰教的宗教节日,因此维吾尔族的节日文化带有很浓厚的宗教色彩。古尔邦节是维吾尔族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,节日习俗充满民族特色,本期的
导语: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很多都是伊斯兰教的宗教节日,因此维吾尔族的节日文化带有很浓厚的宗教色彩。“古尔邦节”是维吾尔族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,节日习俗充满民族特色,本期的就让小编带您去感受下“古尔邦节”的节日氛围吧!

1、简介“古尔邦节”

古尔邦节是我国回、维吾尔、哈萨克、乌孜别克、塔吉克、塔塔尔、柯尔克孜、撒拉、东乡、保安等少数民族共同的盛大节日。
“古尔邦”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·古尔邦,或称为尔德·阿祖哈。“尔德”是节日的意思。“古尔邦”和“阿祖哈”都含有“牺牲”“献身”的意思,所以一般把这个节日叫“牺牲节”或“宰牲节”。   

2、“古尔邦节”的节日时间

古尔邦节是宗教节日,在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。伊斯兰教使用的历法,分太阳历和太阴历,太阳历用于农耕,一年365天或者366天,与公历基本相同。太阴历用于教事,一年354天或者355天,跟四季的轮回总相差十来天。
先知穆罕默德入主麦地那的第二天(公元622年7月16日)为伊斯兰教历的元年元旦。由于古尔邦节与肉孜节的日期与公历之间的差异,使这些年节有时候是在冬天,有时候却又是夏天。季节不同,节庆的色彩也不同,这就使得年节也异常的多彩。

3、“古尔邦节”的节日传说

古尔邦节起源于一个伊斯兰教故事:
真主为了考验先知伊卜拉欣的忠诚,在夜里降梦给伊卜拉欣,叫伊卜拉欣宰杀自己的儿子献祭。伊卜拉欣毫不犹豫地照办了。在他要用刀子割断亲生儿子伊斯玛仪的喉管时,真主便派使者用一只黑头绵羊替代了伊斯玛仪。
因为有此渊源,在过古尔邦节的时候每户穆斯林都得至少宰杀一只羊,有的还宰牛、骆驼、马,萨克族与柯尔克孜族,家里实在太穷的也得宰杀一只鸡。但是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,现在的城市穆斯林只好在市场上购买宰杀好的牛羊肉了。

4、“古尔邦节”的节日仪式

1)会礼。会聚于中心寺或郊野,举行盛大的会礼仪式和庆祝活动。世界各地穆斯林,每年逢此日,戒食半日,俟会礼后进食。
2)朝觐者于12月10日晨射石并举行会礼后,在麦加附近的米纳山谷宰牲。各地穆斯林于节日前备牲,所宰之牲必须健壮,牲为骆驼、牛、羊3种,大户用驼,中户用牛,小户用羊,无力宰牲者免。羊为1人1只,牛为7人1头,驼同于牛。宰牲肉分为三份,一份留为自用,一份馈赠亲友,1份施散穷人。宰牲时必须高念“泰克比尔”(Takbir,即真主至大),宰牲方为有效。教法定为“穆斯泰哈卜”(Mustahabb,即可嘉圣行)。

5、“古尔邦节”的节日习俗和内容

1)过节前,家家户户都把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,忙着精制节日糕点。节日清晨,穆斯林要沐浴馨香,严整衣冠,到清真寺去参加会礼。新疆的维吾尔族在古尔邦节时,无论是城市或农村的广场上都要举行盛大的麦西来甫歌舞集会。
2)广场四周另有一番景象:色彩缤纷的伞棚、布棚、布帐、夹板房内,铺设着各式各样的木桌、板车、地毯、毛毯、方巾,上面备有花式繁多的食品小吃。在新疆的哈萨克、柯尔克孜、塔吉克、乌孜别克等民族,节日期间还举行叼羊、赛怼等。
3)临近古尔邦节的时候,家家户户的主妇就忙碌起来了,她们要制作大量的油炸馓子和各种精美点心,为节日期间来家里贺节的亲朋好友和远方的来客准备好充足的美食。盛大的节日也是主妇们的手艺与持家德行的大展示和大竞赛。
4)古尔邦节期间大家都要相互串门贺节,每到一户,主人必会为客人端上来一盘清炖大块羊肉,而客人即吃得再饱,也得尝尝主人家的羊肉。亲朋好友相聚,视歌舞为饭食的新疆各民族人民,就会弹起琴,唱起歌,跳起舞,到处是一派欢乐的景象。
5)大聚礼之后,各家各户都要到墓地去祈祷,怀念并祝福死去的亲人。 古尔邦节这一天清晨的礼拜,是一年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礼拜,所有的成年男人都得去当地的礼拜寺参加聚礼,场面蔚为壮观。最著名的有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大寺前的大聚礼,聚礼之后,乐师们登上艾提尕尔清真大寺的门顶,敲起纳格拉(铁壳鼓),吹起苏奈依(唢呐),大寺前广场上的男子们就跳起了热情奔放的萨满舞。

大家都在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