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ww.haojio.com

偏官七杀论

偏官七杀论:偏官七杀论偏官七杀者,阳遇阳克,阴遇阴克,如甲见庚、乙见辛之类,本非其所辖,而强制于我,故曰“偏官”。十干之数,遇七而见克,故曰&ldq……龙马运势网www.longmax8.com)小编为你整理了本篇文章,希望能解你之惑!

 

偏官七杀论

偏官七杀者,阳遇阳克,阴遇阴克,如甲见庚、乙见辛之类,本非其所辖,而强制于我,故曰“偏官”。十干之数,遇七而见克,故曰“七杀”。身旺有制伏,则名偏官;身弱无制伏,则名七杀。偏官有制而清纯,止有一位,故名“官”。七杀重见,或官多作杀,或杀聚得化,变换不穷,锋刃可畏,故名“杀”。盖名异而实同也。

夫正官之克日干也,如父兄之教子弟,虽鞭笞之,斥辱之,其意不过范之以正而已。若七杀者,止以势力相凌夷,其人本不良,其意甚不厚,如敌国之争胜,如仇家之伺间,我苟不足以相敌,则惟有束手受祸而已。故用偏官者,有敌杀之法,有他杀之法,有驾杀之法,有杀合之法。

敌杀者,利于用刃,  日元遇刃而旺。譬之我国既富且强,则敌人虽有鸱张之势,亦必迴翔驯扰,而不敢发,而我反得以树其威,以尽其用。故《诀》云:  “刃星得合功名远。”《集说》云:“有宫有杀,宜身旺。”《继善篇》云:“身强杀浅,假杀为权。”《喜忌篇》云:“杀旺运纯,身旺而为官清贵。”此之谓也。

化杀者,利于用印,盖众杀耽耽,其势可畏,苟有些微印绶,或隐或现于前后左右之间,则为之杀者,贪生忘克,杀愈多而印愈旺,印愈旺而身愈强。夫杀主于杀,而印主于生,是干戈化为玉帛也。故《六神篇》云:  “众杀横行,一仁可化。”《集说》云:“当权者,用杀而兼用印。”《碧渊赋》云:“逢杀看印,遇印以荣华。”《涯泉》云:“七杀印旺生身,功名垂手。”此之谓也。

驾杀者,其用在食伤,我生之伤官食神,即我之股肱心腹,其气本相通,其力足相卫,但能透出一点光灵,遥遥相射,而杀之胆已丧矣,杀之鼻已牵矣,马也而可驾以乘,牛也而可驾以载。制之者,所以驾之也。故《涯泉摘锦》云:  “七杀有制化权,产麒麟之子。食神制杀生财,富贵双全之人。”《六神篇》云:“一杀为害,独力可擒。”又云:“煞无明制,当寻伏敌之兵。”此之谓也。但恐制伏太过,反至无成。设使大运复行制伏之乡,其败必矣。所谓“尽法则无法,药多则不灵”也。

合杀者,其用在劫伤,如甲日遇庚,我方畏庚之侵凌,而旁有乙以合之,则金木有相亲之势,而甲干无偪处之忧。故“官杀两见,合之而官益显;杀制同行,合之而身愈安”。故《举要歌》云:“贪合忘官荣不足,贪合忘杀方为福。”此之谓也。

是以子平之家,耑重七杀。《五言独步》云:“有杀只论杀,无杀方论用。只要去杀星,不怕提纲重。”夫八字固重提纲,而四柱一见有杀,即以杀为吉凶;提纲虽有他格,而亦不取者,盖正官如德,七杀如材;正官如文,七杀如武。人之一身,必有过人之材武,足以运用而割制,则财具恢张,而功业益为鸿远;精神充足,而福寿愈为绵长,故用官往往不如用杀。譬如书家既用中锋,然不如偏锋之凤翥而鸾翔也;行军既用正兵,然不如奇兵之兔走而鹘落也。但其行运也,杀强身弱,则宜行身旺之乡;杀浅身强,则宜行助杀之地;杀强有制,即杀运亦可成功;无制杀强,必制 乡而可发福。所忌者财能当杀,则《六神篇》云“七杀用财,岂宜得禄”者也。所喜者印可化权,则《四言独步》云“杀印相生,功名显达”者也,故《集说》云:  “阳刃能敌杀,伤官能驾杀,食神能制杀,印绶能化杀。得一为用,富贵寿考,迥出恒流矣。”

外附论例三则

七杀总宜身旺,如辛丑、乙未、乙 卯、丙子,乙禄在卯,盘根于未,其身已旺,岁干透出辛丑为七杀,喜得时上丙子,合制辛丑,故贵而有权。

又如甲午、丙寅、庚子、丙子,庚金无根,  日元既弱,月令既见丙寅七杀,时上之丙,又克庚金,而寅午又成火局,金死于子,子水不能制伏,故贫而且病。

又如丁已、戊申、壬子、戊申,壬旺于子,长生于申,本身既旺,见二戊为七杀,引归于巳,金又长生于巳,戊禄在巳,是身杀两旺,所以贵也。

七杀与偏官的本质区别

七杀:专主攻身,直接取人性命。轻者,劳苦压抑、疾病伤灾;重者,恶疾伤残,直至危及性命。组合中有伤官、官星的,还易有牢狱之灾。

七杀无制,身旺硬扛的,一般不得善终,凶死于突发之灾。身弱日主气虚的,一般主慢性恶疾或很受罪的小残疾。

七杀无制,在天干的多为突发之灾致残疾或凶死,在地支的则为慢性恶疾。七杀为阴干者灾轻、为阳干者灾大。

那么,何为七杀呢?这问题看似简单,实则多数人不是很清楚。不是一看到同性克日干者就定义为七杀的。同性克日干者,分偏官和七杀。偏官为吉神不凶,七杀为凶神才真叫凶。有些人认为官与杀的用法和作用差不多,那是因为分不清偏官和七杀之故。

何为七杀?何为偏官?古书有两种说法:一种认为身旺者见之为偏官,身弱者见之为七杀。理论依据,身旺能扛不怕,称之为偏官,身弱被制受罪叫七杀。另一种认为有制化者叫偏官,无制化者叫七杀,不管身旺和身弱。哪一种正确,多去实践一些命例不就清楚了。

持第一种观点者就是现在旺衰生克派的观点。其实旺衰平衡论命法是有祖宗的,古代早就有这种观点,只是不入流,一千多年后才占领市场。

无疑第一种观点是错误的,偏官还是七杀与日主旺衰无关,关键在于有无制化。身旺七杀旺而无制的,多数都为残疾早夭之命。七杀为猫,日干为鼠,鼠为猫食,天生的生物链关系。悍猫出动,硕鼠井底之蛙自恃武功高强不逃反迎,死得更快。

(博主注:比喻恰当,生动,贴切!)

七杀为日主的天敌,索命之鬼,因此论命除看天之主气外,首重看杀,只有安顿了七杀,方可论富贵,否则连有命无命都不知道,何言富贵呢?

论格局的方法自古就有好几种,但对于七杀的看法基本都一样,相当重视,优先处置。

请教易学师傅,八字,偏官(七杀)生偏印,或者,正官生偏印,可作为杀生印论吗?还是只有正官生正印,才

都是杀印相生,有的军官就是杀印相生。印枭在生日主时同性相生力大,异性相生力小。

八字,有一篇文章标题是偏官(七杀)在年柱、月柱、日柱、时柱的意义,十神怎么和四柱对应啊

你好!

十神,根据天干地支、阴阳五行等理论推测人的吉凶祸福等事的汉族传统命理学。八字论命,以干支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、刑冲合害为基础,从日柱的日干与其他各干支的关系而定出:比肩、劫财、食神、伤官、偏财、正财、七杀、正官、偏印、正印十个专有名词,称为“十神”。其天干是阳干见阴干,阴干见阳干为正,阳干见阳干,阴干见阴干为偏。与日干五行相同者为比肩劫财,劫财为正,比肩为偏。十神侧重人事分析,五行侧重个人禀气分量轻重,两者相辅相成。

中文名:十神

类别:八字

功能:6种

中心:五行

相关:六亲

基础: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、刑冲合害

分享

定义

十神是以某个五行为中心,按五行生克关系划分的,八字中日干代表自己,其他字以日干为中心来定义十神,每个十神代表着一定的类象详见王黛林(出生时间与命运),用来批断人的命运特征。以日干为中心,见到什么字马上就知道他代表哪个十神,这是最关键的基本功。

阴阳学十神:这个世界上没有偶然只有必然,无论多么微小的邂逅都必定会影响未来的命运,缘分缔结就不会消失。世界貌似很大,其实很小只限于自己看的见的,手摸得到的。也是因此,古人认为祈福是重要的事情,女士需要带橘子石手链,男士带红竹石饰品,在结印册上添加“但马土佐、梦窗疏石、隐岐元简”结押从而可以祈福带来人生幸福的机遇。

利用天干和地支来准确记录年、月、日、时的方式,由“年干,年支”、“月干,月支”、“日干,日支”、“时干,时支”,共八个干支所组成(共八个字),年、月、日、时的干支组合称为“柱”,形成“年柱”、“月柱始于唐朝时期,初以年柱为主体,以生年干为本命,辅以纳音法推命。唐代的李虚中改以年为主,取年、月、日、时四柱推命。五代的徐子平改以日干为我(日主),查四柱间之五行生克制化、刑冲会合为推命重点,并发扬光大。当今的八字推命”、“日柱”、“时柱”,由“年干,年支”、“月干,月支”、“日干,日支”、“时干,时支”,共八个干支所组成(正好八个字)。每一个组合称为“柱”,形成“年柱”、“月柱”、“日柱”、“时柱”,故八字又称为“四柱”或“四柱八字”。以日干为我(日主,命主),查四柱间的五行生克制化、刑冲会合为推命的重点。

因五行有五种,所以八字中与日干的关系有五种,细分阴阳为十,所以有十神。同性为偏,异性为正。

1、生我者为枭印。同性为偏印,也叫枭神,简称枭;异性为正印,简称印。比如日干为甲木,壬、子水为偏印,癸亥则为正印。

2、同我者为比劫。同性为比肩,简称比;异性为劫财,简称劫。比如日干为甲,甲、寅为比肩,乙卯为劫财。

3、我生者为食伤。同性为食神,简称食;异性为伤官,简称伤。比如日干为甲,丙午为食神,丁巳为伤官。

4、我克者为才财。同性为偏财,简称财;异性为正财,简称才(贝)(在台湾香港等地区,正财简称“财”,偏财简称“才”,因劫财简称“劫”,故正财应简称“财”为宜,因中国各地各人各书古今简称不同,造成定义混乱,须注明,按各自习惯)。比如日干为甲,戊、辰、戌土就是偏财,己、丑,未土就是正财。

5、克我者为杀官。同性为偏官,或者七杀,简称杀;异性为正官,简称官。比如日干为甲木,庚申为七杀,辛酉为正官。

十神之间的关系就是他们所在五行的关系。比如十神的相克关系,比克财,财克印,印克食伤,十神的其他关系依此类推。

日元星,比劫同。生食伤,克才财。杀官克,枭印生。

同性作用关系大,异性作用关系小,克优先于生。

日干可以叫作日元、日主。乾造为男命,坤造为女命。

希望对你有所帮助!望采纳!追答

    郑重声明:本文来源于网络,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,请谨慎参考。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本文图片及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做删除处理,谢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