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ww.haojio.com

开悟 为什么有的人学道?有的人学佛?

开悟 为什么有的人学道?有的人学佛?:天下众生,何其之多?信奉道教的也不少,比如灶王爷、天公妈祖、碧霞元君、许真君、东岳等,在我国民间信奉的人还是很多的。但是能信奉道教是一回事,信道之人,未必会修道……龙马运势网www.longmax8.com)小编为你整理了本篇文章,希望能解你之惑!

 

天下众生,何其之多?信奉道教的也不少,比如灶王爷、天公妈祖、碧霞元君、许真君、东岳等,在我国民间信奉的人还是很多的。但是能信奉道教是一回事,信道之人,未必会修道。很多人只是烧香拜神,以求福报,真正学道求仙的却很少。那么什么人会去学仙呢?

《真诰》云:“昔有黄观子者,亦少好道,家奉佛道,朝朝朝拜叩头求乞长生,如此积四十九年。后遂服食入焦山,太极真人百四十事试之皆过,遂服金丹而咏大洞真经,今补仙官为太极左仙卿,有至志者也,非佛所能致,是其中寸定矣。”现在的佛教发展的很兴盛,到处的都是佛教宣传的资料、书籍,去书店里也很多佛教的通俗读物。但是道教的却很少,道观也少。但是有些道友,生活在这样的环境,却不会去信佛,而是奉道,哪怕再多的艰难,他也要求道,学道。这个就是陶弘景真人所谓“有至志者非佛所能致也。”那么为什么黄观子不奉佛而求仙呢?有几个原因。

一、命数禀赋

《抱朴子·塞难篇》云:“命之修短,实由所值,受气结胎,各有星宿。天道无为,任物自然,无亲无疏,无彼无此也。命属生星,则其人必好仙道。好仙道者,求之亦必得也。命属死星,则其人亦不信仙道,则亦不自修其事也。所乐善否,判于所禀,移易予夺,非天所能。譬犹金石之销于炉冶,瓦器之甄于陶灶、虽由之以成形,而铜铁之利钝,罂瓮之邪正,适遇所遭,非复炉灶之事也。”葛洪认为世人在出身的时候,受天地之间气数之影响有的人命值生星,那么他就好仙道;有的人命属死星,那么这个人就不好仙道。纯粹是出于天地之自然,因为天道是无为的,是无亲无疏的。

我们知道,天体运动对于人的生活还是有很多的影响的。比如太阳之升降,会影响人一身之阳气的消长;月亮的圆缺,会影响海洋潮汐,也会影响女性的月经。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星体运动对人的影响,那么其他的星宿,也必定会或隐或现的影响人的命运所以中国最早的算命,都是通过星宿来推测的,也有占星,以测国运的。西方外国也有星座算命,足见不论国内还是国外,古人都意识到这个问题,就不能简单的说是一种巧合了。

是故《玉枢经》也说:“学道之士,信有气数。夫风土不同,则禀受自异,故谓之气。智愚不同,则清浊自异,故谓之数。数系乎命,气系乎天,气数所囿,天命所梏,不得真道。愚可以智,浊可以清,惟命俾之。愚昏昏,浊冥冥,亦风土禀受之移之。天地神其机,使人不知,则曰自然。使知其不知,则亦曰自然。自然之妙,虽妙于知,而所以妙,则自乎不知。然于道则未始有以愚之浊之。”这里就告诉我们,每个人的出生和成长,受四周环境之影响,也就是所谓的风土。这是说的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,有的地方自然环境好,所以人民多长寿,比较著名的比如广西的巴马。还有就是星宿之气的影响,也叫天命。有的人结胎之时,禀受清气多一点,则其人慈善忠孝、聪明智慧、乐慕仙道。有的人禀胎气浊的,则为人凶恶,邪狞狠毒,不仁不义,也不会想着去修道。

我们每个人禀受的气不一样,这股气就给每个人画了一个圈圈,一个范围,一生的变化、穷通、夭寿,都不出这个范围。《玉枢经》所谓“气数所囿,天命所梏。”囿是牢房,梏是枷锁。牢房枷锁是限制人的自由的,而气数和天命,则是无形的牢房和枷锁这股气质会影响人的一生,所以《庄子》说:“无所逃于天地之间。”

二、宿有善缘

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机缘修道的。学道修道,是很难得的事情,需要有很深的善缘,才能有机会熏闻正法。《玉皇宥罪锡福宝忏》云:“愿道根深重,夙有善缘。”所以《北斗经》也说:“如是真君名号,不可得闻。凡有见闻,能持念者,皆道心深重,宿有善缘。”

那么如何才能培育这样的善缘呢?《太上洞玄灵宝出家因缘经》云:“夫出家者,或先世建立灵观玄坛及诸精舍,圣真仙迹广修堂殿,造诸形像,真应化身,庄严供养,抄经讲说,诵念流通,开悟人天。或先世舍施国城妻子,头目髓脑,金银珠玉,绫罗锦绮,车马僮仆,卧具服饰,玩弄器物,入三宝中,用作诸福田。或先世持斋奉戒,礼拜烧香,行道赞诵,谢罪除愆,常行善愿,不舍须臾。或先世放赎生命,救济贫穷、囚徒老病,及诸鸟兽,盲聋六疾,一切众生。或先世救疾治病,活诸危苦已死之人。或先世广读经论,讲说教化,劝奖童蒙,令知善道。或先世种植果林,道边立井,造作舟梁,济度一切。或先世大设义田,施衣及食,饥寒病苦,虫鱼鸟兽,一切贫穷,皆令饱足。或先世建立义堂,愍念寒热,施浆及火,救助行旅,使得安居。或先世所在发心,平等一相,广化男女,劝助道场,立观度人,写经铸像,授经传戒,礼拜烧香,然灯念诵,布施忏悔,开悟群迷。或先世忠贞仁孝,助国兴化,正直清廉,淳和良善,不损于物,安乐众生或先世为君,大行慈善,卑宫菲食,怜念人民,平等万物,国土安宁,而诸恶未尽,众善未圆,功名虽着,不得迁升,随其高下来生人中,更值经法,而得出家。或七祖积福,庆流子孙。或见世立功,名闻诸天,非起一朝而得之也。”

《北斗经》云:“人身难得,中土难生,正法难遇。”有的人“虽遇经诀,怀不信心。”虽然得闻正法,但是却不肯修炼。或者虽然想修炼,但是却魔难重重,有各种事情来阻扰,都是善缘不够功德不足之故。所以说出家修道,更是难得的福报。有的人善缘是在道家,他会来修道。有的人善缘在佛家,他就会去学佛。

三、神仙谪降

有的人是神仙下凡,这样的人一定会修道的。李白有诗云:“四明有狂客,风流贺季真。长安一相见,呼我谪仙人。”有的仙人因为犯过错,贬谪人间,这部分谪仙人也会成为修道人。

《历世真仙体道通鉴·张紫阳》云:“紫阳自谓昔与黄冕皆紫微天宫,号九皇真人,因误校勘劫运之籍,遂谪于人问。今垣中可见者,六星而己,潜耀者三,用成、冕仲洎维杨子先生也。用成为紫阳真人,冕仲日紫元,于公日紫华。一时被谪官吏,皆已复于清都矣。今用成又证仙品,独冕仲沉沦于宦海,凡当为人十世今九世矣。来世苟复迷妄合尘,别沦异趣,无复升迁之期。”南五祖宝诰云:“九皇降迹于天台。”就是说的这个。当时九皇因为校勘劫运出了一些误差,谪降人间。其中六个通过自己的努力修持,重返仙班。而另外三个则沉沦人世,迷失了本性,忘记了自己是从哪里来的,就再也回不去了。

另外南宗五祖白玉蟾真人也是神霄府仙官下降,其诗云:“家在神霄九炁天,天中楼殿贮群仙,偶然来到人间世,料想神霄未一年。”佛教也有一些修行人,是菩萨乘愿而来的,所以比较容易修证。

另外唐朝叶法善天师也是神仙谪降,《历世真仙体道通鉴·叶法善》云:叶法善“尝游白马山,石室中遇三神人,皆锦衣宝冠,谓法善曰:‘我奉太上命,以密旨告子,子乃太极紫微左仙卿,以校录不勤,谪于人世。速宜立功,济人佐国,当复元任。今以正一三五之法今授于子,宜勉而行之。’言讫而去。”神仙下凡可能因为天庭还有一些关系,所以善缘会好一点,比如叶法善天师就得到了神仙的指点,传授秘笈。完成任务之后,又回天庭去了。

人人都有佛性,为何还要学佛

《达摩血脉论》:【佛性自有,若不因师,终不明了】说明需在世明师传法才能见性开悟也。《涅盘经》:【如是佛性,唯佛能知】说明需在世佛传法才能见性开悟也。学佛,就是要找在世明师的意思,不是自己看经典,也不是跟一个没有【法】可传的人乱学!欢迎上网搜寻:奇哉!中国人,不懂中国字!希望对你有帮助。兹节录一些供你参考:〖乙悟在本心〗:1.《弘忍最上乘论第六问》:【识心故悟,失性故迷】『心』就是『佛性』(详:奇之2-不懂『心』之意),『识心』即『识佛性』,说明『识佛性』才叫开悟,佛性就是内在音、内在光。2.《六祖坛经》:【若识自本心,见自本性,即名丈夫、天人师、佛】『识本心』即『识佛性』、开悟,即能成佛之意。【凡夫但悟自心,便名佛之知见】凡夫若『悟自心』即『悟佛性』,即能有佛之知见,即成佛之意。【道由心悟】《达摩血脉论第六问》说:【佛即是道,道即是禅】,道要由『自心、佛性』来悟,不是用意念修。3.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解义》:【心迷则此岸,心悟则彼岸】还是强调『开悟』是『识本心』,先开悟才能到彼岸佛土。4.《楞严经》:【如是见性,是心非眼】说明开悟(即见性)是开本心(即佛性)的悟。〖丙悟在佛性〗:1.《涅盘经》:【示悟众生真实佛性】说明开『悟』是开佛『性』的悟。2.《达摩悟性论》:【悟即是佛法】说明得到佛法就是开悟之意。标题《悟性》即表明开『悟』是开佛『性』的悟。3.《达摩血脉论》:【迦叶只是悟得本性,本性即是心,心即是性,性即此同诸佛心】说明迦叶也是『悟本性』即能成佛。4《六祖坛经》:【自性若悟,众生是佛】、【今生若遇顿教门,忽悟自性见世尊】说明需『悟自性』才能成佛。【若识自性,一悟即至佛地】说明『识自性』即为开悟;开悟继续修即能成佛。〖丁开我悟の钥匙〗:1.《华严经》:【此光开悟诸菩萨】、【此光开悟一切众】、【其光照触,即自开悟】【于一切世间普现化身,放智慧光,悉令开悟】是指佛光可以令人眼根通而观到内在光(即佛性)而开悟。佛光需在世佛传给我们。【为欲觉悟众生,…所谓:…以此音声遍法界中而开悟之】【得佛无量圆满音声,一音开悟一切众生】、【开悟以法音】是指佛音可以令人耳根通而观到内在音(即佛性)而开悟。佛音需在世佛传给我们。2.《大宝积经》:【我知佛法能觉悟他】、【若不了诸法,自性不可得】说明得到佛法才能见佛性,见性就是开悟之意。3.《金光明最胜王经》:【法施能断无明】、【令于空法得开悟】未开悟就是无明,得到佛法就可断无明而开悟。(《本业经》:【无明者,名不了一切法】)4.《过去现在因果经》:【若先得闻诸妙法者,要相开悟无得吝惜】闻法就是得法(详:奇之6-不懂『闻』之意),得到佛法才开悟。5.《法华经》:【闻法解悟,得不退转】闻法就是得法,得到佛法才开悟。〖戊钥匙在谁手上?〗:

学佛可以跟不开悟的出家僧为师父吗?

学佛可以跟不开悟的出家僧为师父。学佛皈依三宝,佛、法、僧,其中僧是僧人,开不开悟都是要恭敬和皈依的。楞严经有讲,佛灭度后,以戒为师。也就是把戒律做为老师、师父。

  • 说自己开悟是佛菩萨,都是假的

    《楞严经》讲:我灭度后,敕诸菩萨及阿罗汉,应身生彼末法之中,作种种形,度诸轮转……终不自言我真菩萨,真阿罗汉,泄佛密因,轻言未学。唯除命终,阴有遗付,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?

    用一句话概括, 说自己是佛菩萨的,其实是魔,公开身份,只有圆寂。所以开不开悟,作为一个学佛的人根本就不知道,开悟的人知道,也不会说。那种明示、暗示开悟了的,佛菩萨再来的,还是离远点。

  • 学佛为什么要常去寺院,常常礼拜僧人

    末法时期,佛走了以后,僧人住世,僧相不光能给我们带来佛法的利益,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吉祥。所以礼拜僧是最吉祥的一件事情。僧宝是皈依处,僧相是法身相,佛法是谁传来的?是佛把这个法交给了僧人,由僧人传到这个世间,来住持佛法,也就是说我们的法都是由僧人来教的。学佛,自然要去寺院,要亲近三宝。

  • 在家人讲法是灭佛

    大五浊经云,佛涅槃后当有五乱:一者当来比丘从白衣学法,世之一乱;二者白衣上坐比丘处下,世之二乱;三者比丘说法不行承受,白衣说法以为无上,世之三乱;四者魔家比丘自生现在,于世间以为真道谛,佛法正典自为不明,诈伪为信,世之四乱;五者当来比丘畜养妻子奴仆治生,但共诤讼不承佛教,世之五乱。

    就像假黄金,一个铜冒充黄金,做成首饰给人戴,只是骗人一时而已。白衣(在家人)讲法价值混淆,换句话说就是鱼目混珠,拿鱼的眼睛,也是白的,当珍珠使唤,鱼目混珠。在家居士连说法主都不是,二十种功德还不具备,怎么可以给人讲法?你本身就不具备法的因缘。出家人他不讲,他就坐那儿,本身就具有法的因缘,因为他是说法主。

  • 现在还有直指人心,明心见性的学佛人吗?开悟只在一念,苦参刻板话头无意,非人人因缘一致,怎可共参一话

    让你男朋友到你家试试,就是让你母亲和你男朋友面对面单独谈谈,有什么担心当面说清楚

    郑重声明:本文来源于网络,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,请谨慎参考。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本文图片及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做删除处理,谢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