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ww.haojio.com

曾国藩《冰鉴》第七章 气色(古今对照版)

曾国藩《冰鉴》第七章 气色(古今对照版):《曾国藩冰鉴》一书是晚清名臣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的一部传世奇书。曾国藩,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,被誉为大清帝国的“中兴名臣&rdq……龙马运势网www.longmax8.com)小编为你整理了本篇文章,希望能解你之惑!

 

《曾国藩冰鉴》一书是晚清名臣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的一部传世奇书。曾国藩,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,被誉为大清帝国的“中兴名臣”、晚清“第一名臣”。接下来,请关注本周的曾国藩面相学《冰鉴》,一起去看看!

[原文]

面部如命,气色如运。大命固宜整齐,小运亦当亨泰。是故光焰不发,珠玉与瓦砾同观;藻绘未扬,明光与布葛齐价。大者主一生祸福,小者亦三月吉凶。

人以气为主,于内为精神,于外为气色。有终身之气色,“少淡、长明、壮艳、老素”是也。有一年之气色,“春青、夏红、秋黄、冬白”是也。有一月之气色,“朔后森发,望后隐跃”是也。有一日之气色,“早育、昼满、晚停、暮静”是也。

科名中人,以黄为主,此正色也。黄云盖顶,必极大魁;黄翅入鬓,进身不远;印堂黄色,富贵逼人;明堂素净,明年及第。他如眼角霞鲜,决利小考;印堂垂紫,动获小利,红晕中分,定产佳儿;两颧红润,骨肉发迹。由此推之,足见一斑矣。

色忌青,忌白。青常见于眼底,白常见于后端。然亦不同:心事优劳,青如凝墨;祸生不测,青如浮烟;酒色惫倦,白如卧羊;灾晦催人,白如傅粉。又有青而带紫,金形遇之而飞扬,白而有光,土庚相当亦富贵,又不在此论也。最不佳者:“太白夹日月,乌鸟集天庭,桃花散面颊,頳尾守地阁。”有一于此,前程退落,祸患再三矣。

[译文]

如果说面部象征并体现着人的大命,那么气色则象征并体现着人的小运。大命是由先天生成的,但仍应该与后天遭遇保持均衡,小运也应该一直保持顺利。所以如果光辉不能焕发出来,即使是珍珠和宝玉,也和碎砖烂瓦没有什么两样;如果色彩不能呈现出来,即使是绫罗和绵绣,也和粗布糙葛没有什么二致。大命能够决定一个人一生的祸福,小运也能够决定一个人几个月的吉凶。

气是一个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主要之神,在人体内部表现为人的精神,在人体表面表现为人的气色。气色有多种形态:其中有贯穿人的一生的气色,这就是俗话说的"少年时期气色为淡,所谓的淡,就是气稚色薄;青年时期气色为明,所谓的明,就是气勃色明;壮年时期气色为艳,所谓的艳,就是气丰·色艳;老年时期气色为素,所谓的素,就是气实色朴",就是这种气色。有贯穿一年的气色,这就是俗话说的"春季气色为青色--木色,春色,夏季气色为红色--火色、夏色,秋季气色为黄色--土色、秋色,冬季气色为白色--金色、冬色,"就是这种气色。有贯穿一月的气色,这就是俗话说的"每月初一日之后如枝叶盛发,十五日之后则若隐若现",就是这种气色。有贯穿一天的气色,这就是俗话说的"早晨开始复苏,白天充盈饱满,傍晚渐趋隐伏,夜间安宁平静",就是这种气色。

对于追求科名的士人来说,面部气色应该以黄色为主,因为黄色是正色,吉色。如果有一道黄色的彩云覆盖在他头顶,那么可以肯定,这位士子必然会在科考殿试中一举夺魁,高中状元;如果两颧部位各有一片黄色向外扩展,如两只翅膀直插双鬓,那么可以肯定,这位士子登科升官或封爵受禄已经为期不远;如果命宫印堂呈黄色,那么可以肯定,这位士子很快就会获得既能够致富又能够做官的机会;如果明堂部位即鼻子白润而净洁,那么可以肯定,这位士子必能科考入第。其他面部气色,如眼角即鱼尾部位红紫二色充盈,其状似绚丽的云霞,那么可以肯定,这位童子参加小考,必然能够顺利考中;命宫印堂,有一片紫色发动,向上注入山根之间,那么可以肯定,此人经常会获得一些钱财之利;如果两眼下方各有一片红晕,而且被鼻梁居中分隔开来从而互不连接,那么可以肯定,此人定会喜得一个宝贝儿子;如果两颧部位红润光泽,那么可以肯定,此人的亲人如父子、叔侄、兄弟等等,必然能够立功显名并发家致富。由此推而广之,足可以窥见面部气色与人的命运的关系的情形。

面部气色忌讳青色,也忌讳白色。青色一般出现在眼睛的下方,白色则经常出现在两眉的眉梢。它们的具体情形又有差别:如果是由于心事忧烦困苦而面呈青色,那么这种青色多半既浓且厚,状如凝墨;如果是由于遇到飞来的横祸而面呈青色,那么这种青色一定轻重不均,状如浮烟;如果是由于嗜酒好色导致疲惫倦怠而面呈白色,那么这种白色一定势如卧羊,不久即会消散;如果是由于遭遇了大灾大难而面呈白色,那么这种白色一定惨如枯骨,充满死气。还有青申带紫之色,如果是金形人遇到这种气色,一定能够飞黄腾达,如果是白润光泽之色,土形兼金形人面呈这种气色,也会获得富贵,这些都是特例,不在以上所论之列。而最为不佳的,则是以下四种气色:"白色围绕眼圈,此相主丧乱;黑气聚集额头,此相主参革;赤斑布满两颊,此相主刑狱;浅赤凝结地阁,此相主凶亡。"以上四相,如果仅具其一,就会前程倒退败落。并且接连遭灾遇祸。

怎样才能读懂曾国藩的《冰鉴》?

你不能把它当做一本现代的,通俗的官场书籍又或是哲学书籍。更多的,它更像是相书。也就是曾国藩对自己的一种精神探究

本来自以为曾国藩所著的冰鉴,是给予后人做人做事的一些道理和借鉴,但是真正阅读了这本书以后才知道原来《冰鉴》是一本“相术”书,是曾公对自己相人识人的总结。

曾国藩是近代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,同时也是一位具有争议的人物,他一生严以律己、赏罚分明、勤俭节约、修身养性、崇尚气节、治学严谨、为人正直,实现了儒家“立功、立德、立言”的三不朽事业,同时,他又积极向西方学习,开展洋务运动,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、建立了中国第一所兵工学堂、设立中国第一个翻译馆,派遣中国第一批留学生,为中国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。他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曲折,既有荣耀之处,也有挫折之时,但是他凭借超越常人的毅力和功夫,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成就了不凡的事业,受到后人的敬仰。曾公所处清朝晚期,正值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之际,曾公凭借相术来观人识相,选拔人才,网罗了诸如李鸿章、左宗棠、彭玉麟等一批俊杰。

冰鉴的解释,冰者—明净,鉴者--镜也,“冰鉴”比喻明察秋毫、洞悉内情。冰鉴全书共分七篇,即神骨篇、刚柔篇、容貌篇、情态篇、须眉篇、声音篇、气色篇,贯穿于整篇文章的主题是看人的方法,曾公的相术通过对人的言、行、神、情等方面的观察,总结出人的性格特征、人格品质、内心活动、精神面貌、处世经验,继而归纳出人的前途和命运。

每一篇的精华之句如下:

神骨篇:一身精神,具乎两目;一身骨相,具乎面部。

刚柔篇:刚柔,则五行生克之数,名曰“先天种子”,不足用补,有余用泄。

容貌篇:容以七尺为期,貌合两仪而论。胸腹手足,实接五行;耳目口鼻,全通四气。

情态篇:容貌者,骨之余,常佐骨之不足。情态者,神之余,常佐神之不足。久注观人精神,乍见观人形态。

须眉篇:“少年两道眉,临老一付须。”此言眉主早成,须主晚运也。

声音篇:人之声音,犹天地之气,轻清上浮,重浊下坠。始于丹田,发于喉,转于舌,辨于齿,出于唇,实于五音相配。

气色篇:面部如命,气色如运。大命固宜整齐,小运亦当亨泰。

《冰鉴》中看人主要是从以下九个方面综合考察:

其一,看人的神色。观神是《冰鉴》的核心所在,神是看人的第一要诀,神主要是指发自内心的心性品质,集中体现在面部,“一身精神,俱乎两目;一身骨相,具乎面部”。一个比喻:山上的泥土经常流失,但它却不会崩塌,因为是有坚硬的岩石镇守。一个人的精神状态都能从他的两眼看出来,一个人骨相的好坏都集中在一张面孔上面。人的神有清浊之辨、有邪正之别,同时也有虚实之别;凶恶之人目露凶光;仁爱的人目光诚恳而庄重;勇敢的人目光炯炯有神,心怀奸邪的人眼睛闪忽不定、动若萤光;心无杂念,堂堂正正的人,目光镇定有神。

其二,看人的精神状态。观精是指一个人才智能力在气质上的外部显露。品质的复杂,加上个人修养、环境等因素影响,精神饱满,则朝气蓬勃;精神空虚,则内心幽暗;有些人的精和神表露不明显。精条达畅明的人,聪明敏慧;精粗疏暗味的人,鲁钝愚笨。

其三,看人的筋。观筋,筋和骨经常联系在一起考量一个人的力量勇怯,筋刚硬则说明为人勇敢;筋软弱则说明为人怯弱。

其四,看人的骨头。神和骨是识别一个人的门户和纲领。骨健,其人强壮;骨软,其人软弱。

其五,看人的气是否旺盛。观气,可以发现一个人的沉浮静躁。沉得住气,临危不乱,此人堪当大任;浮躁不安,毛手毛脚,难以集中力量攻坚。往往半途而废。底气足,干劲足,做事能集中精力且持久;底气虚,精神易涣散,多半途而废。

其六,看人的脸色。观色,色是一个人的情绪表现,是一个人的气质、个性、品格、学识、修养、阅历、生活等因素的综合体现。曾国藩认为:“诚仁,必有温柔之色;诚勇,必有激奋之色;诚智,必有明达之色。”也就是仁善厚道之人,有温和柔顺之色;勇敢顽强之人,有激奇亢厉刚毅之色;包容智慧之人,有明朗豁达之色。“色”愉者其情欢,“色”沮者其情悲。也有不动声色之人,需从其它角度来鉴别他们的情绪状态。

其七,看人的仪表。观仪,仪表堂堂的人往往内心阳光、人生积极;仪表不整的人往往内心有愁苦之事或内心晦暗。仪态端庄大方,修养深厚,素质高;仪态邪顽,畏缩卑琐,修养浅薄,素质差。耿介忠直的,仪态坚定端庄;果敢决断的,仪态豪迈勇猛;坦荡无私的,仪态安详。

其八,看一个人的态度。观容,一个人的内心活动,必然在脸上有所表现。容止不正,其人必然心怀他念,需要考察其真正的动机和想法。容止正派,其人内心纯粹,无庞杂,不会轻易见利忘义。一般而言,容止庄猛的,勇武刚健;容止沉稳的,则谨慎有节;容止圣端的,则肃权威威严。

其九,看人的语言。观言,言为心声,是思想的体现,也是判断一个人才略的重要方面。语速较慢则为人心胸开阔;语速较快则为人心胸狭窄。

冰鉴中总结出相人的口诀:“邪正看眼鼻,真假看嘴唇;功名看气概、富贵看精神;主意看指爪、风波看脚筋;若要看条理,全在语言中”。不过冰鉴书中也运用了很多相学中的知识,比如周易、庄子、麻衣相法等等,由于涉及的知识面尤其中国的古文化,本人未曾阅读过上述书籍,因此冰鉴中的许多内容无法理解,因此对于冰鉴的感受也只是很肤浅的了解。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,人际交往关系越来越复杂,接触到的人也越来越多样化,对于管理事务所而言,如何在各种人中甄别人的优劣,选拔有德有智的人才成是一大难题。曾公的《冰鉴》是对相人和识人的总结,我要好好学习,现在看第一遍还是很多东西不理解,仅仅是记住了一些很浅显的道理,根本无法在实践中运用。接下来还准备再看第二遍、第三遍,……,直至能深刻的理解,然后慢慢地运用在实际选人上,看看冰鉴给我的实践会带来什么样的人才—这才是看冰鉴的意义。

曾国藩的《冰鉴》,哪个版本的翻译最符合原文的说法?想买一本来看看。

买原版的吧

郑重声明:本文来源于网络,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,请谨慎参考。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本文图片及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做删除处理,谢谢。